新余:区域小市打造成外贸强市

协会传习 < 来源:新余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2-14

A-A+


 “公司主要生产打印机硒鼓等,产品全部出口,出口销售额居业内全国前三,主要销往欧美,其中美国占40%。”在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硒鼓装配自动化生产线旁,总经理助理尚文献说,公司1~10月出口产值7820万美元,预计2018年出口产值突破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逾44%。他对公司出口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今年前10月,新余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总量1101.5万吨,同比增长55.5%,占南昌关区70.7%,今年以来,新余进出口货物总量持续列全省第一位。”陪同记者在此采访的新余海关办公室主任邹治敏向记者介绍。

新余总面积317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9%,总人口117万人。作为江西省占地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设区市,我市何以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保持如此强劲的势头?

被誉为17世纪世界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成书于新余;新余因钢设市,新钢公司在“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从2017年的第463位大幅提升至今年的310位;全市锂盐产量占全国锂盐产量的34.28%,占全球锂盐产量的17.97%。

“新余传承了《天工开物》的基因,经历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洗礼,有信心开辟‘有锂走遍天下’的道路。”基于新余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委书记蒋斌在8月初召开的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强调,新余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要重点打造传统产业高地、新动能高地、改革高地等“五个高地”。 这或许是我市开放型经济保持强劲势头最恰当的注解了。

多元支撑新兴产业

从“一钢独大”,到配套企业聚集,产业集群汇成传统产业高地。近年来,我市做好做强产业链文章,全力推动钢铁产业招商和下游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进冷轧钢带、汽车零部件、特钢精深加工等配套项目,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市工信委主任刘力恒介绍,2017年全市新签5000万元以上装备制造产业项目33个,签约金额105.7亿元,投资3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联天桥梁钢项目、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项目等一批优强项目接连落户。钢铁产业已逐步改变了“新钢独大”的局面,形成了以新钢公司为核心、百余家钢铁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去年钢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719.9亿元。

10月11日,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业”)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江西省第二家在A股和H股同步上市的公司。这是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新动能高地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赣锋锂业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拥有5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

刘力恒说,我市采取创新升级、上市融资、战略合作、集中优势资源等措施,推动以锂电、手机触控、LED为代表的新制造经济实现迅猛发展。2017年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0.6%、40.2%和358.8%,其中锂电产业成为我市众多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强产业,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占比由2016年的4.3%迅速提高到10.6%。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钢铁、新能源、光电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多元支撑的新兴产业体系。

真心实意服务企业

先行先试,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我市紧紧围绕“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目标,着力降成本、优环境,抓改革、促开放,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市商务局局长孙昕晖告诉记者,以简政放权、加快项目落户为核心,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进“三单一网”、工程项目并联审批、“一窗式”审批、“证照合一”等宽领域、多层次的审批制度改革,成立“中介超市”,打出“放管服”改革组合拳。5年来,全市共取消和下放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252项,精简率达52%,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78%。在外贸、口岸建设方面,化繁为简,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工作,报关覆盖率98.3%,列全省第一,受到企业一致好评。孙昕晖介绍,我市对落户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提供保姆式服务,2017年全市输配电价改革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每度4分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降低2.2元,全年为企业减负30.2亿元。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我市设立1.6亿元的还贷周转金以及1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14家企业获产业引导专项资金2.6亿元,市级还贷周转金帮助企业倒贷300笔40亿元。

10月9日,我市总投资143亿元的4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5.3亿元的14个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市委副书记、市长犹王莹指出,要以打造全省“办事最方便”的城市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项目落地和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让“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便捷高效”成为新余营商环境的鲜明标签。

编辑:hlwxh